你所在的位置: 中智新闻   >   中智四川 返回

《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


2018年5月29日,《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在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媒体HRoot主办的中国人力资源年度峰会——“2018HRoot中国人力资本论坛(China Human Capital Forum 2018)”上震撼发布。


该报告是由中国领先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供应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公司”)旗下的中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编制。报告篇幅巨大,共685页,约76.8万字,内容涵盖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研究方法、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中国城市“招才引智”特色与人才政策盘点及分析、中国引进国际人才政策与实践的比较研究以及提升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的建议等内容,旨在通过调查城市人才运营环境中的竞争情况、盘点和分析城市人才政策及国外人才政策,以便了解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和发展现状并建言献策。


《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


报告名称:《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

字数:约76.8万字

页数:685页

开本:16开

发布机构:中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9日

购买链接:http://t.cn/R1AovmM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晓冬博士于2018HRoot中国人力资本论坛(China Human Capital Forum 2018)(北京站)发布报告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美好的国家和城市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地,而人才恰恰是构成各种美好的源泉。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说过:当经济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人才是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对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区位环境竞争力、凝聚力、制度和文化竞争力、社会秩序、对外开放都有影响和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人才和城市在政治和宏观经济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和政治动力。城市的人才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城市的人才竞争信息和城市人才政策盘点将可能为城市的人才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提供信息支持。


在2016年,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纷纷开始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对人才工作日益重视,中国各城市“人才争夺战”也不断进行升级。


《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选取了2017年中国 GDP 总量排名前 20 位的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才规模指数、人才结构指数、人才创新指数、人才发展指数、人才效能指数、人才生活指数6大维度41个指标综合测算了2018年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


该报告中人才竞争力指数相关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能源署、世界银行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各城市科技局、各类研究机构及中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公报》、各地《城市统计年鉴》等。


关键结论如下:


结论一:城市人才竞争力通常与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有着密切关系,该结果也和调查中关于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研究发展水平投入、人力资本投资、城市建设等相关结果有一定验证。


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显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苏州、长沙位于前十名。其中,深圳人才活力较高,较上一年同期,2017年常住人口实现5.21%的增长。


中国GDP排名前20(2017年)的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



其中,在人才规模指数、人才创新指数、人才发展指数、人才效能指数排名前三的均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人才结构指数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和南京;人才生活指数排名前三的是深圳、北京、广州。


结论二:城市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构、创新和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仍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导产业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本竞争力指数的影响较大,对人力资本产生的需求较大,而且对周围人力资本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会比较明显。


2017GDP排名前20的城市常住人口以及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城市散点图



北京、上海、中国香港人才引进重点



人才的迁移和变化与城市的产业发展尤其是中高端产业发展关联密切。中国仍在经历的产业迁移和转型也正在影响着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北京、上海等城市未来主要向纽约、东京这样的全球城市变迁,其人员吸引也将会是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集聚,并配置全球人才资源,进而将全球人才资源为城市所享用。


结论三:未来大型城市圈与国际化接轨是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就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需要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的机制。


城市政策的有效调控性对城市人才竞争力影响较大,表现为政府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对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流动的有效调节和引导。报告盘点了各城市出台的主要人才政策,发现各城市主要从户籍、住房、就业资助三大方面吸引人才。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传统的省域经济已经开始向中心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新的区域增长极。中国此轮人才争夺的背后除了城市的焦虑,也是各城市经济集群的博弈,此次“抢人大战”的主力军来源于这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从当前人口数据预计来看,未来,广深珠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人口规模都可能超过1亿。中国的几大城市圈有可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并可能成为世界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和文化中心,发挥集聚效应优势。


长三角城市间人才流动与合作也较为频繁,2018年3月25日,沪、苏、浙、皖人社厅(局)共同签署了《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推出三大行动计划,即人才服务协同计划、人才流动合作计划、人才发展推动计划,促进区域内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强数据协同和资源共享,力争实现苏、浙、皖、沪三省一市人才需求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查询。


结论四:人才大战将进入新的“纳什均衡”状态。人才大战的继续演变将可能发展为政策激励因素转变为一种非激励因素,城市人才激励因子将可能呈现一种均衡状态并导致各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均衡。


城市人才争夺战的背后是人口红利衰减以及城市的集体焦虑。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高端化是一项特征,这也要求经济发展需要从依赖劳动力驱动转向人力资本驱动,形成就业结构红利。城市与人才的定位使人才结构调整需多元化组合。


人才政策可能成为全球人才流动集聚的推进器,也可能成为人才流动集聚的壁垒。各地频繁出台的人才政策对于人才吸引的效果已初步呈现,但各地政策也存在差异性较小的问题,而且政策频繁发布,需警惕“政策烂尾”和“朝令夕改”,城市对于人才的消化,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打破这种均衡状态的因子可能不仅仅在于政策上单纯的激励,它涉及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差异性研究以及城市综合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涉及城市人才治理的协同管理问题。


结论五:城市正加强引进国际人才。建立国际人才评估认定标准与体系、柔性引才、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国发展、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建设等。城市人才引进、发展和保留是一个全流程、循序渐进的整体过程。管理者甚至需要用一种“用户体验”的思维去思考、去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发展,需要理解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并努力输出更多元和包容的文化,为人才创造他理想的城市模样。



结论六:未来的人才已经开始变得无边界,未来的城市会考虑对人才的使用要为我所用而并非为我所有,互联网化的自由职业者网站对人才的使用提供的便利,所在城市可进行引导布局。


随着人才的“无边界化”,在个体时代,工作任务可能和组织相分离,权威不断消失,自然也打破城市的地理鸿沟。组织形态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传统的集中在固定场所和时间的工作方式逐渐被瓦解。未来的城市人力资本形态将更加多元化,城市未来人才结构将愈来愈形成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局面。城市将演变成由全职雇员与自由工作者组成的混合体,工作也将由全职员工、自由工作者、外包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平台、人工智能等协同完成。


人才与城市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人才生态圈”,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产业与生活生态环境,避免出现人才孤岛。对于不具有地域、产业等先天优势的城市而言,将产、学、研紧密联系,吸引国内外高校在当地设立研究院等方式是建立人才生态圈的重要方式与渠道。


此外,报告还对国际人才政策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三个典型城市新加坡、美国、英国的人才引进政策。如新加坡通过设立国家猎头公司、出台积极的留学生政策、聚焦科技人才,实施品牌化的一揽子人才招引政策;美国长期把引进和留用国际人才当作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和信用体系;英国奉行全球化实用主义人才观,实施灵活的高技术移民计划吸引高技能人才。


本次《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此外,《2018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也收录了中国多个城市“招才引智”相关政策与文件。 


由于调研范围广度受限,且公开渠道数据更新可能存在滞后性,所以本报告的数据统计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地的全部现状和最新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具体情况会不断变化,且部分数据的统计口径不统一,因此,本报告的数据具有时效性,只反应报告发布时的状态。



《201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发布


2018年5月29日,《201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在北京隆重发布,此报告由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供应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公司”)旗下的中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编制,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相关监管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提供更清晰、更直观的洞察。该报告共322页,近42万字, 涵盖中国8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报告名称 :《201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

字数:约42万字

页数:322页

开本:16开

发布机构:中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9日

购买链接:http://t.cn/R1Ao51T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双于2018HRoot中国人力资本论坛(China Human Capital Forum 2018)(北京站)发布报告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中国特色的以空间集聚、资源共享为特征的人力资源服务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形式,可以通过发挥产业园区培育、孵化、交易等功能,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聚集发展和产业链延伸。自2010年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中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1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5家。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但各地产业园受区位、经济环境与市场发展的差异,不少产业园在管理与经营方面都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需要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集聚方式,发展时间短,操作经验不多,即使目前发展比较良好、模式稍显成熟的产业园也需要一个梳理和沉淀思路的过程。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从而推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本次研究报告通过文献整合、问卷调查和采访三种方式相结合,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现状、发展与未来趋势进行阐述与观察,帮助解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各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一特殊的行业集聚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对其发展现状和问题做出进一步探讨。此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形成背景及特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对策及探讨等。


本报告的调研方法包括:对数十位中国政府官员、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专家进行深入访谈;根据官方、权威的历年数据进行推算,数据来源包括中国政府部门权威报告、出版物、中国经济数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开数据、国内外人力资源行业专业研究报告等。 


本次研究的关键性结果如下:


1.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总览

在国家和地方的积极布局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已获批复建立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11家,已建、在建和筹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已达到80余家,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在深刻改变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模式。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布图


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级别与建设概况


2. 多维度解读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现状

从规划面积、营收、税收、招商数量、投资金额、资产总额、园区企业集聚数量、当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当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等不同纬度解读中国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



3.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与类别

从园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别看,新建设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较多采用 “一园多区”模式。另外,从资源整合及协同效果看,“一园多区”、“园中园”的方式为较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所使用。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模式与类别


4.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管理、运营模式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政府投资建设、政府投资土地企业开发、政企合作开发三种模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则分为行政主导型、公司治理型、混合型管理三种模式;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模式主要表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主、提供整个配套物业服务为辅。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投资主体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主体


5.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激励政策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激励政策主要包括财税优惠政策、专项产业财政扶持资金、企业集聚奖励(龙头、重点企业)、人才奖励政策、品牌奖励政策等。


6.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关键成功要素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需要注重软环境建设、设施配套、生活便利、信息互通甚至交通便捷等需求,将会对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仅是企业、人员、资金的集合,更是信息的集合,市场机会的协同开发、汇总、交流、碰撞和再造。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关键成功要素总结


7.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者要跳出“房东”思维,将简单的招商入驻变为主动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企业培育商机,并为入园企业提供行业梳理、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产业链深化完善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方本身就可以作为“龙头”,引导和帮助园区入驻企业通过相互了解与优势互补,结成战略联盟,开拓市场、创新服务,起到引领行业的作用。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连接供需的方式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必争之地,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也将对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新模式与业态不断涌现,中国经济结构升级也需要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也将在集聚产业、创新行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方面进行更多有益探索。


《201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主要通过各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问卷调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官方网站以及公开媒体报道获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体情况会不断变化,且部分数据的统计口径不统一,因此,本报告的数据具有时效性,只反应报告发布时的状态。



发布机构


中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


中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是中智公司设立的研究机构,旨在依托中智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海量的数据和深入的洞察,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不断推出分析和发展报告,为学术研究、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公司”,英文缩写CIIC)成立于1987年,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央企业)。中智公司作为以人力资源及智力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0个城市。中智业务涵盖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招聘业务,培训业务,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含境内外劳务输出、国际商事服务),技术贸易六大主营业务板块。截止至2017年底,中智公司连续25年保持企业增长率高于社会平均增长率、连续30年保持经营业绩快速增长的优秀纪录,2017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31位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92位,为包括世界和中国近10万家企业和600万雇员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及科技服务。


2018/5/30 14:56:00
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大道北段555号创新时代广场2号楼17-18楼
联系电话:86-028-86245818
版权所有:中智四川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 蜀ICP备17017694号-1